首页

在线美脚论坛

时间:2025-05-28 19:25:49 作者:沪港携手推动科研合作、促进成果转化、开展医疗创新 浏览量:41255

  记者今天(9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为方便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解读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最高检首次对外发布“四大检察”工作白皮书。白皮书按照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四个条线,全景式、全方位呈现2023年检察机关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新进展新成效。

  《刑事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梳理了检察机关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宁,充分运用法治力量服务高质量发展,积极履行反腐败检察职责,强化刑事诉讼监督维护司法公正等方面的工作。在实体上确保实现公平正义,积极推动构建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提前介入18万余件案件侦办,自行补充侦查17万余件,强化亲历性办案,查明真相,准确认定事实;在程序上让公平正义更好更快实现,深化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适用速裁、简易程序占认罪认罚案件的72.6%,推动繁简分流、快慢分道,保障公平正义“不迟来”。在效果上让人民群众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注重矛盾化解,适用刑事和解办理案件7万余件。秉持“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理念,激活刑法第二十条,2019年至2023年检察机关以正当防卫作出不捕不诉的人数是前五年的3.6倍。以诉讼监督促司法公正取得明显成效。

  《民事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从助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能动履行民事检察监督职责等方面,总结了检察机关扎实推进民事生效裁判监督、审判活动监督、执行活动监督、支持起诉、虚假诉讼监督等各项工作,以及在完善案卷调阅制度、民事再审检察建议制度、促进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和成效。白皮书显示,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各类民事检察监督案件33.29万余件,案件数量持续上升,监督规模进一步扩大。加大民事支持起诉力度,依法保障公民享有实质意义上的平等诉权,持续开展虚假诉讼监督,维护司法公信力和权威性,强化民事执行监督,着力破解“执行难”问题,开展类案监督,助推人民法院统一裁判尺度。

  《行政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显示,近年来随着行政检察工作进入快车道,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案件的受理、审理、裁判、执行等“诉讼内”监督,以及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反向衔接以及行政违法行为监督、强制隔离戒毒监督等“诉讼外”监督更加有力,同时将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促进社会治理等贯穿监督办案始终。2023年检察机关聚焦行政相对人有案诉不成、有理诉不赢以及不敢诉、不懂诉、不能有效行使诉讼权利等“死角”“盲区”问题,共受理行政诉讼监督案件7.9万件,办理行刑反向衔接案件中对被不起诉人应受行政处罚的提出检察意见11.3万人,办理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案提出检察监督意见3.2万件。同时,针对一些行政案件程序已结但讼争未解的“程序空转”“案结事不了”等问题,共促进案涉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2.2万件,同比上升26%。

  《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显示,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全面推开六年来,在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更好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国防和军事利益保护、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知识产权等领域持续加大办案力度,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89885件,99.1%的案件反映的问题,在检察机关推动下,诉讼前就得到整改。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比如,积极服务保障黄河国家战略实施,最高检、水利部联合启动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专项行动。其间,沿黄9省(区)检察机关聚焦未经许可取水、超许可水量取水等问题,办理案件670余件,推动解决了一批黄河流域节水控水突出问题。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围绕民生领域重点,聚焦食品药品安全、个人信息保护、安全生产、特定群体权益保护等领域办理了一大批典型案例。更深层次促进国家治理,比如,聚焦跨区域、跨流域、跨部门治理难题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促进相关领域综合治理。湖南省检察院办理的“锰三角”矿业污染治理案,涉及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安全生产风险、水土流失、农产品质量税费欠缴等多重公益损害问题。检察机关发挥行政公益诉讼督促协同作用同时,督促支持政府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为矿业污染综合治理提供了法治样本。

  相关阅读:

  最高检发布《民事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

  最高检发布《行政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

  最高检发布《刑事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

  最高检发布《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

  (总台央视记者 程琴)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新健康丨专家吁创新一线疗法助多发性骨髓瘤获得更长生存期

4月18日,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指导,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的2024“问道岐黄-中医药文化推广日”暨澜湄国家传统医药发展研讨会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举行。本次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来自泰国、越南的医生和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现场,茶文化分享会、八段锦教学体验课、筋针疗法中医讲座等内容精彩上演,吸引了众多外国留学生互动体验,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关晓伟介绍,校方希望通过举办本次中医药文化推广日活动,希望为外国留学生搭建一个文化交流平台,让他们认识中医药文化,了解中医药文化,爱上中医药文化。(张建华 制作 葛勇)

中俄界江乌苏里江虎林段迎来解冻开江

8月16日电 据安徽纪检监察网消息,蚌埠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汤春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经安徽省纪委监委指定管辖,目前正接受铜陵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390个药品通过医保药品目录初步形式审查

泉州市侨联相关负责人22日介绍,此次泉州选送500盏创意花灯、艺术花灯参展,以世遗泉州文化为主题,以闽南地方特色传统花灯为原型,融合了泉州代表性风景名胜,“东西塔”“海丝福船”“光明之城”系列花灯让台湾民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到故乡。

水利部:全国新增18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于11月11日至22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气候未来全球创新实验室创始主任、耶鲁大学世界学者王彬彬做客“东西问·中外对话”,围绕中国如何在碳中和战略框架下推动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型进行分享。她谈及自己带领法国师生参观故宫的经历,表示故宫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精品,在防涝排洪、垃圾分类等方面无一不体现出“天人合一”的传统智慧,令巴黎政治学院师生一行赞叹不已。她强调,在低碳转型之路上,中国不仅能为世界提供“硬件”支持,更能通过分享传统智慧,提供“软件”上的强大赋能。(林卓玮 薛凌桥)

“一呼一应”彰显为民初心(暖闻热评)

启动仪式上发布的《北京拾趣·城市文化漫游集》,整合全市“16+1”区文化消费圈,共搜集历史地标、现代艺术、自然生态与社区生活等多元文化场景点位218个,并串联形成70条个性化文化体验路线。线路注重生态体验与社区体验,引领市民游客步入自然公园和湿地保护区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走进社区文化中心和特色街区体验地道风情。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